首页

sm调教室

时间:2025-05-28 15:28:30 作者:中国龙再添“新成员” 黑眼珠绿眼线造型前所未见 浏览量:10692

  今天(5月27日),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发布多项“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大成果”。得益于科技助力,雄安古州城遗址出土的两件唐代彩绘陶质龙首,于日前修复完成,显露出全新的龙形象,中国龙再添“新成员”。

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重点实验室,随着最后两件较大的残片归位,雄安古州城遗址出土、编号为10号的龙首,在千年后重现原貌。

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刘勇:当时就是在这儿,这个缝隙还挺合适。后来根据出土的情况,我们再往这儿一找,严丝合缝,所以确定是10号的耳朵。之前没有见过这种造型,非常神奇。

  与其他龙文物不同,“10号龙”一对儿牛耳长在头顶,两耳之间、头顶正中生出一根近似L形的独角,尤其超出考古专家预期的是,独角两侧分别带有3个螺旋状小犄角。龙首后面还有类似“焰环”状的鬣鬃,鬣鬃直冲苍天,定格了它腾飞飘逸的动态瞬间。

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雄安考古队队长 何岁利:唐代的龙最明显的特征就是,一圆润,二刚劲,简洁、朴素、生动,又不失威严。它吸取了各种灵兽最雄伟的一部分,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认同。史前的龙是比较抽象的,到了秦汉的时候,龙的形象逐渐具体化,唐代的龙承上启下兼容并蓄,在龙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。

  黑眼珠绿眼线 造型艺术前所未见

  考古队长介绍,唐代的陶质龙首存世量极少,2024年10月,他们对雄安古州城遗址发掘时,发现了这两件陶质龙首。当时9号龙首面部相对完整。随着修复完成,原本更为破碎的10号,其形象更为罕见,尤其是耳朵归位后,其性格像是发生了改变,器宇非凡中又多了几分天真灵动。仔细观察,“10号龙”的耳根处有个小凹槽,刚好被卷云状的“眼睫毛”抵住,既增加了支撑力,也赋予了写实感。经科技分析发现,整个龙首涂满铅白,含锰的颜料塑造黑眼珠,含铜的矿料绘出绿眼线。

  修复过程中,文保专家在“10号龙”的牙齿上,还发现了几个指纹,穿越千年,成为古代工匠和现代考古人实现超级链接的通关密钥。

  中国龙新形象 为走进盛唐添新路标

  半年来,两件龙首在实验室经过超声波清洗、纯净水脱盐,目前保存状态已经稳定,具备了在日常环境下就能展出的条件。随着9号龙首最后一块较大的残片归位,显示出它残宽约41厘米,初步判断是古代建筑垂脊构件。而10号龙首宽约40厘米,可能用在戗脊上。

  专家介绍,出土两件龙首的雄安古州城遗址,为汉唐时期的鄚州城址,也是唐末五代著名的“燕云十六州”城址之一。在这里开展的考古发掘,已长达8年之久。

  千年文脉传承,科技考古,让唐代的龙首再现原貌。中国龙的全新形象,也成为今天的人们重新想象唐代、走进唐代的一个文明路标。(央视新闻客户端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国家移民管理局:优化邮轮旅客边检查验手续 便利国际邮轮通关

8月6日电 据日本广播协会(NHK)报道,当地时间6日上午,日经指数开盘后全面上涨,一度上涨超过3200点,超过1990年10月的2677.54点,创下有史以来交易时间内的最大涨幅。

宁夏农业灌溉面积达1057万亩

“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、鸟类科研监测、外来物种治理等工作,同时加大科普宣教活动力度,让更多人参与到东滩的保护工作中,确保这一自然珍宝得到更好保护与传承。”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主任钮栋梁说。

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

北京5月15日电 (记者 胡默达)5月15日,由孟子公益基金会、曲阜孔子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“东方文明·高峰对话”在北京举行。多位前政要和专家学者以“孟子智慧:文明交流互鉴”为主题共话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。

北京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增至612种

9月26日,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。国家禁毒办副主任、公安部禁毒局副局长赵仲忱表示,依托咪酯以“上头电子烟”烟粉烟弹的形式、“笑气”以奶油气蛋气球等娱乐方式吸食,不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误以为没有列管、不是毒品就没有危害,实际上这些物质成瘾性很强,对个人和社会危害严重。吸食后造成致死致残、毒驾等肇事肇祸案例多发,同时与麻精药品关联的“迷奸药”及各类所谓的“减肥药”“聪明药”社会危害日益凸显。针对青少年等重点群体和娱乐场所、学校周边等重点部位,加强新型毒品危害宣传,增强识毒防毒的意识和能力。

2024年德国武术国际精英大赛举行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